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 TEU的搜尋結果,共452

  • 《熱門族群》SCFI終止連四漲 長榮、陽明10月營收走跌

    最新公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結束連四漲,指數來到1495.1點,下跌55.6點,跌幅3.59%。四大遠洋航線僅地中海線反彈,重回2000美元,美西、美東線跌幅達雙位數。

  • 《產業》SCFI續漲10.49% 美西線漲幅逾2成

    由於中美談判釋出穩中帶漲的修復行情,加上船班仍偏少,市場氣氛相對穩定,最新公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連續第四周反彈,指數來到1550.7點,上漲147.24點,漲幅10.49%。四大遠洋航線再度全數反彈,美西線漲幅22.94%幅度最大。

  • 陽明砸逾210億 與日簽造船合約

    陽明砸逾210億 與日簽造船合約

     陽明海運高達逾210億元造船合約正式簽定,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與日本造船董事代表檜垣幸人,28日在日本共同簽署購入三艘建造中新船與三艘新船建造合約,預計2028年起陸續交付,有助陽明船隊汰舊換新,確保中長期運力穩健供給與強化核心航線營運。

  • 《航運股》陽明8000 TEU級甲醇雙燃料預置全貨櫃輪完成合約簽署

    陽明(2609)與日本造船株式會社、今治造船株式會社及正榮汽船株式會社完成8,000 TEU級甲醇雙燃料預置全貨櫃輪簽約,由陽明董事長蔡豐明及日本造船檜桓幸人董事代表簽署購入3艘建造中新船與3艘新船建造合約;系列新船預計自2028年起陸續交付,將有助陽明營運船隊汰舊換新,確保中長期運力穩健供給與強化核心航線營運。

  • 吉隆坡會談達共識 航運樂看

    吉隆坡會談達共識 航運樂看

     美國與越、泰、馬、柬四國在吉隆坡達成貿易與關鍵礦產共識,航運業正面看待,認為關稅底定加上減免部分產品關稅,預估東南亞至美國海運雙向貨量可能明顯提升,有機會推動從東南亞出發的航線運價上行。

  • 《產業》歐美線11月喊漲 SCFI連三紅

    航商預計11月歐美線喊漲,且持續減班控艙,本周川習會登場,市場也緊盯中美談判結果,最新公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連續第三周反彈,指數來到1403.46點,上漲93.14點,漲幅7.11%。四大遠洋航線全數反彈,美西、美東線分別升至2000點及3000點以上整數關卡。

  • 節慶補貨 萬海估亞洲線Q4回溫

    節慶補貨 萬海估亞洲線Q4回溫

     萬海航運在21日海外線上法說會強調兵貴神速,將緊盯川習會貿易關稅談判與供應鏈轉移變化,彈性調整運力搶商機,31日起攜手長榮、陽明,新增華北直航印尼航線,因應中國與東南亞雙向貿易活絡。

  • 《產業》停航+川習會 美東、美西線大漲SCFI連二彈

    受到航商持續減班,加上川習會可望10月底在韓國登場,看好中美貿易談判結果,最新公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連續第二周反彈,反彈幅度進一步擴大,來到1310.32點,上漲149.9點,漲幅12.92%。四大遠洋航線齊漲,美西、美東線漲幅分別達31.88%及16.35%。

  • 陽明 攻克月線關卡

    陽明 攻克月線關卡

     陽明(2609)股價在觸及50元整數關卡後,因跌深觸動反彈機制,股價連拉二根長紅,扭轉周線連三黑的頹勢,惟17日因月線反壓,致賣壓出籠,股價開高走低,日K出現長上影線,所幸終場上漲1.5%、收54.1元,順利攻克月線,有利多頭日後反攻,周漲幅5.46%。

  • 非美中船舶變搶手!貨櫃三雄 將迎轉單紅利

     中美貿易戰火延燒至海運領域,美對中國營運船舶或中國製造船舶開徵「港口服務費」,14日生效,中國也不甘示弱,同日起對美國擁有、運營、建造或懸掛美旗的船舶課徵「特別港務費」,推升美國線運價暴漲逾5成,「非美中」航商迎轉單紅利。

  • 美國下周對陸船舶徵收「港口費」 船企成本恐飆升

    美國下周對陸船舶徵收「港口費」 船企成本恐飆升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10月3日正式發佈CSMS #66427144號公告,確定自10月14日起,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擁有、運營或建造的船舶,以及所有外國建造的汽車運輸船徵收額外費用。界面新聞引述航運諮詢機構測算,美國的這項舉措將在2026年給全球前十大班輪公司增加32億美元的成本。

  • 運價低迷 貨櫃三雄度小月

    運價低迷 貨櫃三雄度小月

     貨櫃海運三雄長榮、陽明、萬海9日同步公告9月營收,受到國際海運市場運價持續下修的影響,三雄連續兩個月營收呈年月雙減。陽明表示,航運市場短期內運價走勢,將視中國市場黃金周後復工、拉貨力道而定。

  • 川普重拳課徵港口費!全球航運爆重大損失 它慘付470億占一半

    川普重拳課徵港口費!全球航運爆重大損失 它慘付470億占一半

    美國總統川普為了因應大陸在海上勢力的迅速擴張,宣布自下週起對使用陸製船舶的船東徵收新港口費,此政策預計將對全球航運市場帶來重大衝擊,全球十大航運公司明年因此恐損失高達32億美元(約新台幣985億元)。

  • 《航運股》貨櫃三雄攜手新闢華北至印尼航線服務

    因應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市場雙向貿易發展並提供客戶更為完善與便捷的運送服務,長榮(2603)、陽明(2609)及萬海(2615)攜手自2025年10月31日新增一條華北-印尼-星馬航線。

  • 長榮:迎第四季旺季 謹慎樂觀

    長榮:迎第四季旺季 謹慎樂觀

     長榮總經理吳光輝25日在法說會上指出,雖然第三季旺季不旺,但實際上7、8月貨量表現亮眼,單月達93萬TEU以上,創近兩年新高,顯示客戶訂單依舊穩健。隨著第四季歐洲耶誕節與亞洲出口旺季來臨,對下半年展望「謹慎樂觀」,並看好東南亞市場在中美貿易戰下供應鏈轉移新動能。

  • 陽明:下半年市場觀望 出貨動能偏弱

     陽明海運25日法說會強調,關稅、地緣政治兩大變數,影響全球海運市場走向。因為關稅戰,客戶提早拉貨,今年淡季提早,上海貨櫃運價指數SCFI 19日已跌至今年最低點,展望第四季壓力大、不樂觀,歐美主要航線進入傳統淡季,加上美中關稅協議遲未定案,市場觀望情緒濃厚,預期出貨動能偏弱。

  • 《航運股》長榮總座:Q3量價比Q2微幅成長、Q4有撐

    儘管第3季旺季不旺,長榮海運(2603)總經理吳光輝表示,長榮因營運策略調整,第3季量價還比第2季微幅成長,第4季能見度不高,但預期第4季仍有一定量能支撐,雖然價格很難預測,但審慎樂觀,明年能見度不高,長榮將採取多元市場布局。

  • 亞洲航線運價戰 一觸即發

    亞洲航線運價戰 一觸即發

     全球海運巨頭持續增加運力、新開航線,搶進一級戰區亞洲區間市場,運價戰一觸即發。根據Alphaliner統計,自去年8月至今年8月,船公司投入亞洲區域運力(不含各國內貿運輸)年增約13%、高達240萬TEU,今年以來累計增加20條以上新航線,一些專營亞洲區間航線的新興船公司大量冒出頭。業界粗估,亞洲區間市場聚集逾70家的活躍大小船公司。

  • 《產業》SCFI跌破1200點 四大航線貼近成本

    最新公布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持續下探,本周來到1198.21點,下跌199.9點,跌幅14.3%。四大遠洋航線全面下挫,美西、美東線跌幅高達30.97%及22.68%,貨攬業者指出,由中國大陸的貨量持續低迷,導致價格走低,四大航線已貼近成本,10月中歐洲線進入簽約,有機會止穩。

  • 造1.6萬TEU級船 陽明搶利基市場

    造1.6萬TEU級船 陽明搶利基市場

     陽明海運積極訂造新船提升運力搶占利基市場,16日與韓華海洋簽署7艘1.6萬TEU級LNG雙燃料船建造合約,預計2028至2029年陸續交付。連同2026年起陸續交付的5艘1.55萬TEU級的LNG雙燃料貨櫃輪,首支12艘LNG雙燃料船隊即將成軍,計畫優先部署在歐盟區市場。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